2023年3月29日上午10:00,我院“资源论坛”第一百九十三讲在学院伯声报告厅举行。此次报告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宋世伟副研究员为主讲人,报告题目为“江南钨矿带钨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我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报告由我院副院长程宏飞主持。
在此次报告中,宋老师首先介绍了钨锡矿产资源现状及其研究意义,并且引出江南钨矿带钨多金属成矿作用相关的3个科学问题:(1)控制朱溪大规模钨矿化的关键因素?(2)控制W、W-Mo矿床规模差异原因?(3)还原性高分异岩浆系统钨、锡成矿解耦?还原性的朱溪矿床为何未形成Sn矿?随后,宋老师为我们分享了针对以上3个科学问题得出的3个研究进展:(1)厘定了上地壳熔融控制着朱溪矿床形成(2)厘定了研究起源差异控制着W、W-Mo钨矿床规模的巨大差异(3)厘定了还原性、高分异岩体相关的朱溪成矿系统W、Sn解耦原因。此外,宋老师还对还原性钨矿床成矿作用关键控制因素、还原型钨矿与氧化型钨矿的根本差异等关键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
最后,宋老师总结了3点研究认识:
(1)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至上、下地壳界面,导致上地壳富W的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是发生大规模钨矿化作用的关键。
(2)成矿岩浆形成过程差异(壳源Vs壳幔混源)控制着还原型钨矿与氧化型钨矿显著不同的矿床规模。
(3)还原型矽卡岩钨矿的成矿岩浆演化过程,发生了W、Sn的同步富集,但绝大部分Sn被石榴石、符山石等硅酸盐矿物扣留,故无法形成锡矿体。
最后,宋老师针对参会师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细致解答,场内学术氛围浓厚,每一位师生收获颇丰。这场精彩的报告使参会师生对江南钨矿带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为参会师生提供了学术交流和思考的机会。本次报告在参会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