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 Us: 029-82339059     Email: zyxybgs@chd.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概况>>机构设置>>教学科研机构>>正文

石油系

2020年06月10日 16:13  点击:[]

一、专业简介

石油系是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下设的一个特色鲜明的教学机构,现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5人,实验员2名。主要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以及卡尔加里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均为博士毕业(包括1名海外博士)。依托于多个重点实验室及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本系已成为我国油气领域科学研究和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石油系教师队伍

目前围绕学科与专业建设目标,经过优化组合,形成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与油气田开发工程两个特色发展方向。培养具有扎实的油气资源形成、勘探与开发的基础理论、技能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对油气资源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能力,能运用现代化的专业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油气勘探、开发、评价及管理等的创新型复合专业人才。

石油系教学与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

学术带头人

成员

教学与科研概况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研究

李荣西教授/博导

党犇、赵欣、于强、杨旭升、吴小力、黄何鑫、覃晓丽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与博硕士生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油气田勘探、油矿地质学、油气资源评价、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地热地质学、能源地质学、现代油气成藏理论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科研方面:先后承担过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省地勘基金、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等不同级别科研项目50余项。主要面向西北地区,在鄂尔多斯盆地、银额盆地、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盆地群开展常规油气地质、非常规能源页岩气、煤层气、油页岩、铀和油田地热等方面的相关研究。

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

付国民教授/硕导

张晓莉、李辉、王震、周伟、高莎莎

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与博硕士生的油藏工程、油藏描述、采油工程、钻井工程、油层物理、流体力学、油气测井原理与应用、提高采收率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科研方面:先后参与或承担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青年基金、中石油、中石化、延长石油等不同级别科研项目3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有剩余油评价、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水平井开发关键技术、致密油层体积压裂关键技术等多方面的研究。在油气田开发工程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

二、专业定位

石油系目前开设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天然气)本科专业。该专业前身是1953年西安地质学校创建时设立的“地质勘探专业”,培养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目前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工程师)、陕西省“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该专业定位为油气勘探与开发教学,重点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钻采工程、油藏工程等领域开展理论与实践教学。

该专业定位为“油气勘探与开发”,重点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钻采工程、油藏工程等领域开展理论与实习、实践教学。目前围绕特色专业建设目标,经过优化组合,凝炼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与油气田开发工程两个特色方向。在此基础上,依托延长油田、长庆油田在低渗透油气田成藏、低渗透储层特征及油田开发工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中依托长安大学和延长石油共建的“国家级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打造“综合、强势、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地质与工程实践并重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石油地质与开发工程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石油系每年平均承担本科生课程约30门次。重点建设了一系列主干课程,其中《石油天然气地质学》是陕西省精品课程。在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及工程等教学方面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增加了对非常规油气地质(包括致密油和页岩气)、地热地质、油气大数据、含油气盆地数值模拟等多个新兴领域的教学工作。在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之外,增加了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及精品公开课等多种教学形式。

截止目前已累计培养本科生700余人,近年来本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30-60人(1-2个班),研究生50多人(包含留学生)。毕业生以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野外实践动手能力受到地勘行业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为原全国各大油气勘探研究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大油田生产和科研单位。

三、教学成果

近年来,石油系教学团队先后完成了“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以及“油藏工程基础”、“油气田勘探”、“油气资源评价”、“油层物理学”、“储层地质学”等教学改革项目,发表教改论文多篇,出版了《石油地质与钻采工程生产实习指导书》、《油气资源评价》、《油气田勘探实习指导书》、《油气资源评价实习指导书》、《Petroleum Resources Assessment》、《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地质应用》等多部中、英文本科及研究生教材与配套实习指导书,获得了多项教学成果奖。

省级资源共享课-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国家特色专业-资源勘查工程(油气)专业教材

四、科研与奖项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石油系科研团队积极参与油气勘探科研工作,长期在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酒泉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地区从事构造演化、沉积相、储层、盆地演化、成藏、资源评价、稠油开发技术等方面工作及研究,在石油基础地质、沉积相、盆地构造、烃源岩、资源评价、剩余油研究、油藏描述、地震勘探和解译、测井解释、稠油开采、低渗透油层改造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

地质演化与油气形成历史恢复

油气运移及成藏的四维动态模拟

张伯声院士提出的地壳波浪镶嵌构造理论,张之一教授所倡导的断裂构造活化控制下的油气动态成藏理论观点、顿铁军教授研究开发的稠油热采技术、叶剑教授提出的古地貌控制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控制储层展布的储层预测与油藏描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油气勘探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在张伯生院士波浪镶嵌构造理论指导下,80年代起研究沉积盆地演化特征,编制了我国1:100万波浪镶嵌大地构造图,提出的盆地“吊筛”构造运动,揭示了盆地沉降中心迁移规律,在油气勘探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二十一世纪以来,先后成立了石油勘探研究所和我国首家专门研究数字油田的专业机构-长安大学数字油田研究所,目前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近年来,石油系已形成了老、中、青年结合的学科团队,由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组成,学历职称高、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经验丰富。通过与国内外学术机构进行科研交流与合作,形成了稳定的石油研究方向,包括含油气盆地分析、盆地构造、沉积与盆地演化、烃源岩与资源评价、储层描述与油气成藏、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应用,油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预测等。在研究中始终强调特色突出及多手段结合,即区域地质与石油地质结合、盆地地质与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结合,盆地演化与动态成藏过程结合。近年来完成了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0多项,油田企业项目约160多项,研究总经费近五千万元。近5年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论文40余篇。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yq

国土资源部二等奖-党犇

石油系科研项目获奖情况

五、实验条件

石油系目前拥有“西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国土资源部开放研究实验室。另外,陕西省省级“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岩石学实验室、矿物学实验室、构造地质学实验室、古生物与地史学实验室、流体包裹体实验室、普通地质学实验室以及石油实验室等均可供石油专业教学及科研使用。其中石油实验室配有气体孔隙度、气体渗透率、油水相对渗透率、多功能岩心驱替装置、真空加压饱和装置、高温高压多功能洗油仪等测试仪器及相应的解释分析软件,满足了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及部分科研需求。流体包裹体实验室可以完成流体包裹体镜下鉴定和测温工作,研究包裹体的相态变化和温度精细测定,测试精度高。

DSCF2500-2 DSCF2498-2 DSCF2503-2

石油实验室部分仪器与设备

六、实习与实践

石油系始终坚持强化地学实践教学环节,包含基础地质学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多种实践教学。本系重视培养地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真才实干本领,通过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训练环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个教学环节,使学生们掌握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强分析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油气生产及科研领域的前沿性问题,从而提高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综合专业技能,突出对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石油系目前拥有多个实习与实践平台,包括长安大学秦岭-渭河盆地-北山认识实习基地、长安大学汉中梁山野外教学实习基地、长安大学─延长油田公司国家级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与平台可供石油专业本科及研究生的实习与实践教学使用。

 

野外地质实习及油气生产单位实践

长安大学地学博物馆展出有大量与油气勘探开发有关的岩石及矿物珍贵标本,可供教学使用。资源勘查工程(油气)专业实践训练中心,配备了丰富的实验测试条件及教学设施与模型,可供油气勘探、开发及钻井教学与科研使用。

 资源勘查工程(油气)专业实践训练中心

上一条:珠宝矿加系

下一条:矿产系

关闭